被這32㎡限制的人說他住的不久,住在小房子的人說他太擠,32㎡的家就不能住得好嗎? 買了小戶型的人總是苦惱,小戶型應當如何改造才能充分利用,井井有條呢?
房屋位置 北京市朝陽區(qū) 使用面積 32㎡ 裝修花費 12萬 裝修時長 3個月
▲戶型圖
△ 一層
△ 二層 這個戶型面積很小,單層32㎡,上下層加起來不足60㎡,二層的頂面部分空間是斜的,不太好利用。有些人覺得上下層不實用,實則是沒有利用好。房子既然買回來了,就要盡可能的將空間最大化利用,先來看看問題所在。 問題一:采光有限,餐廳太過擁擠
△ 改造前 改造前,較為厚重的樓梯遮擋了采光的玻璃,原本就不怎么明亮的客廳與餐廳變得采光更加有限。餐桌的位置放在樓梯下,一起身也許就會被碰到頭。行動很是不方便。 窗臺下面那堆放雜物的地方,死角也很暗沉,如果收納不好,那么房屋留不出任何設計空間。比如像現(xiàn)在這樣。 改造方案:餐客區(qū)重新規(guī)劃 ▲餐廳
△ 改造后 改造后,設計師將樓梯下的空間索性騰出來。用木板做了個花臺,連轉角的地方都利用到了,擺滿了花花草草。 樓梯也從原來的厚重改成了輕薄的,并沒有大換血,拆掉最外層以后發(fā)現(xiàn)還不錯于是就保留了?梢哉f是非常物盡其用了。
△ 改造后 自然光照進來,采光比以前好很多。也添了幾分元氣。餐桌上的吊燈也是采光的一部分哦。 餐桌采用了淺色的、薄一些的桌板顯得更有現(xiàn)代感和通透感。配上布藝的椅子,也更方便清洗。
△ 施工照片 墻面貼上了文化磚,和樓梯呼應起來,一股工業(yè)風撲面而來。
每層樓梯上都抹了水泥,因為女主人是雙魚座。設計師很人性化的在水泥面上鑲嵌了馬賽克。算是生活的一個小細節(jié)吧。
聽說都是工人按照圖紙比例一顆一顆的嵌上去的。 問題二:空間過于局限,沒有更好的利用
△ 改造前 看原先的客廳知道,很小,行動起來也很局促。作為一個公共區(qū)域舒適度可能不太高。 從這個視角看過去,可以感受到一半的光透進來。沙發(fā)區(qū)略微暗沉。
△ 改造前 其實這里面是書房,沒有桌子。沙發(fā)擺放在窗口,利用度不是很高。如果想認真的看個書,有時候還是背光的。沙發(fā)前的區(qū)域空出來一部分,不知如何利用,反而浪費。 改造方案:將書房和客廳墻打通,解決光源空間問題。 ▲客廳
設計師將橫在客廳與書房之間的半面墻敲掉。使得對面的陽光全面的照進來。整個房間透亮了不少。
△ 改造后 客廳與餐廳之間巧妙的設計了一道簾。拉上后就更好的做了區(qū)分,想象一下,夜晚想要在這吃晚飯。 小燈打開,簾子拉上,在小小的空間與心愛的人共進晚餐,看著旁邊肆意生長的綠植,也不失為一種浪漫。
△ 改造后 但書房并沒有消失哦,餐桌的旁邊用木質的材料做了一個組合柜。上面擺了一些愛看的書以及一些小物來裝飾。 實木與色彩的搭配天生一對 下面用不同顏色的木質材料做了抽屜,與地板和淺色的餐桌互作呼應,更加區(qū)分了層次感。閑余時間,可以坐在餐椅上拿本書靜靜的看看。 問題三:收納空間少,導致衣物亂堆亂放。
△ 改造前 原先的衣柜在一上樓梯進入臥室之前就能看到,因為收納空間不太夠。所以好多衣服都直接搭到了樓梯的扶手上,看起來并不怎么美觀。 改造方案:更好的利用空間制造更多的收納
△ 改造后 收納真的是管理小房子的大智慧,將樓道的儲物間打造成L型,絕不浪費每一寸可以利用的空間,這樣收納的地方一下子就增大了好多。足夠儲存兩個人當季的衣物了。 問題四:空間格局太過于封閉,依舊是采光問題。
△ 改造前 光!光!光!光從哪來,雖然是樓道接樓梯,可左邊一堵大白墻,生生把本來就不大的空間顯得無比狹小,這堵白墻的旁邊是臥室。 改造方案:把白墻變成假窗,解決采光
△ 改造后 私以為采光簡直是房屋的靈魂,設計師真是為了采光問題操碎了心。 原來的大白墻變成了假窗,臥室的光通過假窗透過來。即使是樓道,也明亮了不少。但也沒有不考慮臥室的私密性,在假窗也裝了窗簾,睡覺的時候一拉就好了,整個空間就會變得格外溫柔! 假窗旁邊的墻依舊貼了文化磚,上面還放了個小人型的壁燈,超級可愛。 ▲衛(wèi)生間
△ 改造前
△ 改造后 一樓的衛(wèi)生間本來的大小只有2.1㎡,舊的洗手臺鏡子馬桶什么的統(tǒng)統(tǒng)都換掉。地板重新貼了花磚。 馬桶的上面增加了儲物架,放置常用的洗發(fā)露什么的,方便洗澡時的使用。鏡子與花磚相呼應,還蠻有格調。 ▲臥室
△ 改造前 臥室本身的頂面是個斜頂,加上吊燈,使空間有些逼仄。站起來就能摸到燈......
△ 改造后 于是采用分散照明在臥室兩側各安了個小燈,也沒有減少光源,在床頭就可以控制開關。
窗簾由原先的暗紫色換成了比較明亮的顏色,使得整體更加通透。 ▲陽臺
△ 改造前
△ 改造后 陽臺將原本的瓷磚換成了很明亮的橙色,為了中和,使用了防腐木。在右側增添了一個儲物柜,不僅可以放東西。還在上面鋪了墊子。 閑來無事可以在這里曬曬太陽,聊聊天,好不自在。
△ 改造前
△ 改造后 原先的椅子也沒有丟掉,陽臺上加了一層木板,可以放些花花草草,也可以坐在椅子上看看書,看看外面的風光。
△ 改造前
△ 改造后 依舊是不需要的墻敲掉,換成木隔板,作為一個動靜區(qū)的區(qū)分。一層輕薄的紗簾柔和了光線,絲絲浪漫,這是我心目中家的感覺啊。 ▲衛(wèi)生間
△ 改造前
△ 改造后 二樓的衛(wèi)生間重新鋪了地板,做了洗手臺。堆砌了擋水臺,馬賽克小磚鋪在上面,顏色也很好看。解決了干濕分離的問題。
△ 施工圖 別被32㎡的小房子壓制了想象,要在有限的條件下挖掘出更多可能。生活不會總是給你一副很完美的樣子呈現(xiàn)在你面前,不能將就,就得做些改變。 本文轉載微信公眾號:設計部落(shejibuluo) |
選風格填面積,馬上免費預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