灰椋鳥(學名:Sturnus cineraceus):是雀形目椋鳥科的物種,體型較北椋鳥稍大,頭頂至后頸黑色,額和頭頂雜有白色,頰和耳覆羽白色微雜有黑色縱紋。上體灰褐色,尾上覆羽白色,嘴橙紅色,尖端黑色,腳橙黃色。 棲息于平原或山區(qū)的稀樹地帶,繁殖期成對活動,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動,主要取食昆蟲,分布于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,中國為黑龍江以南至遼寧、河北、內(nèi)蒙古以及黃河流域一帶的夏候鳥,遷徙及越冬時普遍見于東部至華南廣大地區(qū)。 性喜成群,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,其他時候多成群活動。常在草甸、河谷、農(nóng)田等潮濕地上覓食,休息時多棲于電線上、電柱上和樹木枯枝上。平原地區(qū)常結(jié)群活動,在山區(qū)多活動于開闊地段,接近農(nóng)田、水田的林緣。飛行迅速,整群飛行。鳴聲低微而單調(diào)。當一只受驚起飛,其他則紛紛響應,整群而起。 |